滕代遠,(1904~1974),男,湖南省麻陽縣玳瑁坡人。平江起義***,中國工農紅軍和井岡山**根據地創始人之一,中國*****的領導者之一。1928年7月22日,OOO、滕代遠、黃公略等人**平江起義,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。1937年任OOOO參謀長。1942年任八路軍參謀長并參與北方局工作。OOOO時期,歷任晉冀魯豫OO副司令員、**晉冀魯豫**局**。1948年任華北OO副司令員。參與組織指揮邯鄲戰役。中華**共和國成立后,第一任***部長。1974年12月1日在北京病逝。
2016年元月,我在湖南辦事后,與兩位易友順路考察了滕代遠故居,并在后山找到了滕代遠的父母、祖父母墳。
01
02
從圖1圖2看衛星圖,所葬處只不過是砂腳嶺嘴。
03
04
05
06
從圖3至圖6看,藍圈為滕代遠的父母墳,紅圈為他的祖父母墳。
07
圖7中間二碑左為祖父坐壬山351度,右為祖母坐壬山349、2度,水出丙方,**十六年(1927年立碑)。
08
圖8,墳左邊有一水沖腰。
09
圖9,明堂砂似交牙,但交而未交,實則當面出水。
10
圖10,滕代遠的祖父母墳左后數米即是其父母墳,父墳坐壬山344、8度,母墳坐壬山343度,1986年立碑。
11
圖11,滕代遠父母墳前看明堂,順水而去。
縱觀以上四墳所葬只是砂腳嶺嘴,星不成形,并非佳結。左水沖腰,不利長房;水過堂跳走,不利于財。
綜合看,此墳并非對滕代遠有良助的發墳,是不利財的地,做官的就是清官了。
據查,滕代遠有二次婚姻,17歲時,父母包辦,和比自己大四歲的農村婦女譚紅玉結婚,沒有感情,但生有一子叫滕久翔,在新中國成立后到北京尋父,住了半個月后,其父要他過幾天回老家,久翔便央求說:“爸爸,我在麻陽搞農會工作,沒得啥子意思。你現在是**的***長,給我在北京找個工作吧!”。
滕代遠想了想,耐心地對兒子說:“按父子情分,我應該在北京給你找個事情做,但我是OOO的干部,只能全心全意為**服務,絕沒有以自己的權力謀取私利的權利,即便我當部長也不能例外啊。”
久翔一聽,赧然低頭,沉默不語。
“伢子,你上有奶奶,下有兒子,還有堂客,不能把這副擔子扔給當地**和**呀!你應該回去,安心在老家,替爸爸給奶奶盡孝。”
父親的一番話,在久翔的腦海里翻騰了好幾天,最后終于想通了,決定回老家。
久翔臨走時,父親反復告誡:“家里有困難,自己克服,或者寫信告我。不要打我的牌子,給國家增添麻煩。在農會工作要老老實實,不要脫離群眾。”
在三年困難時期,滕代遠和家人經常到野外撿野菜吃,做為一個部長窮到這樣,一般人難以想象。鄉下的大兒子滕久翔得知父親和弟弟們每天吃黑窩窩頭,一點肉都吃不上,就把自己家養的豬殺了,淹制成臘豬肉,郵寄到北京。幾個弟弟見了,高興得直拍手,夸贊:“大哥真好。”
滕代遠第二次婚姻是1938年在延安結婚,夫人林一,生有四個兒子,都是軍人。二子滕久光、三子***是副師職,四子滕久耕正團職、五子滕久昕班長。他們都已退休。據此而看,滕代遠五個兒子的家庭都不是發財那種,與近代祖墳不聚財有關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看了滕代遠的近二代祖墳并非發墳,我們了解到滕代遠的祖父是從橋弦村搬過來的,由他侄孫帶路到了橋弦村,我們又找到了滕代遠的曾祖父墳。
12
13
看圖12圖13,可知滕代遠的曾祖父墳也是葬在砂腳上。
14
圖14,滕代遠的曾祖父滕成寬,光緒廿二年立碑。
15
圖15,看明堂,案不起,朝山亦不專,故知此墳亦非滕代遠的發墳。
16
圖16,看衛星圖,滕代遠的曾祖父是葬在紅圈處,是砂腳。而再往內倒是有一主角,即藍圈處,當地人傳這一帶有個烏龜地,實地看此處最象。
17
圖17,藍圈是側結,以白虎砂為案。
18
圖18,于藍圈*星頂看父母星,如飛鵝屋翅出脈。
19
圖19,于藍圈*星頂看明堂,兩重案砂環抱,外明堂群嶺疊擁。不過*后剛好做了一座高壓鐵塔,地已廢了。
找了兩個地方,都沒看到滕代遠的發墳,有點失望,聽說他祖上在近代已經三次遷居,高祖以上的墳,又葬在另一個地方,就無從可考了。
2016年元月,我在湖南辦事后,與兩位易友順路考察了滕代遠故居,并在后山找到了滕代遠的父母、祖父母墳。
01
02
從圖1圖2看衛星圖,所葬處只不過是砂腳嶺嘴。
03
04
05

06
從圖3至圖6看,藍圈為滕代遠的父母墳,紅圈為他的祖父母墳。
07
圖7中間二碑左為祖父坐壬山351度,右為祖母坐壬山349、2度,水出丙方,**十六年(1927年立碑)。
08
圖8,墳左邊有一水沖腰。
09
圖9,明堂砂似交牙,但交而未交,實則當面出水。
10
圖10,滕代遠的祖父母墳左后數米即是其父母墳,父墳坐壬山344、8度,母墳坐壬山343度,1986年立碑。
11
圖11,滕代遠父母墳前看明堂,順水而去。
縱觀以上四墳所葬只是砂腳嶺嘴,星不成形,并非佳結。左水沖腰,不利長房;水過堂跳走,不利于財。
綜合看,此墳并非對滕代遠有良助的發墳,是不利財的地,做官的就是清官了。
據查,滕代遠有二次婚姻,17歲時,父母包辦,和比自己大四歲的農村婦女譚紅玉結婚,沒有感情,但生有一子叫滕久翔,在新中國成立后到北京尋父,住了半個月后,其父要他過幾天回老家,久翔便央求說:“爸爸,我在麻陽搞農會工作,沒得啥子意思。你現在是**的***長,給我在北京找個工作吧!”。
滕代遠想了想,耐心地對兒子說:“按父子情分,我應該在北京給你找個事情做,但我是OOO的干部,只能全心全意為**服務,絕沒有以自己的權力謀取私利的權利,即便我當部長也不能例外啊。”
久翔一聽,赧然低頭,沉默不語。
“伢子,你上有奶奶,下有兒子,還有堂客,不能把這副擔子扔給當地**和**呀!你應該回去,安心在老家,替爸爸給奶奶盡孝。”
父親的一番話,在久翔的腦海里翻騰了好幾天,最后終于想通了,決定回老家。
久翔臨走時,父親反復告誡:“家里有困難,自己克服,或者寫信告我。不要打我的牌子,給國家增添麻煩。在農會工作要老老實實,不要脫離群眾。”
在三年困難時期,滕代遠和家人經常到野外撿野菜吃,做為一個部長窮到這樣,一般人難以想象。鄉下的大兒子滕久翔得知父親和弟弟們每天吃黑窩窩頭,一點肉都吃不上,就把自己家養的豬殺了,淹制成臘豬肉,郵寄到北京。幾個弟弟見了,高興得直拍手,夸贊:“大哥真好。”
滕代遠第二次婚姻是1938年在延安結婚,夫人林一,生有四個兒子,都是軍人。二子滕久光、三子***是副師職,四子滕久耕正團職、五子滕久昕班長。他們都已退休。據此而看,滕代遠五個兒子的家庭都不是發財那種,與近代祖墳不聚財有關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看了滕代遠的近二代祖墳并非發墳,我們了解到滕代遠的祖父是從橋弦村搬過來的,由他侄孫帶路到了橋弦村,我們又找到了滕代遠的曾祖父墳。
12
13
看圖12圖13,可知滕代遠的曾祖父墳也是葬在砂腳上。
14
圖14,滕代遠的曾祖父滕成寬,光緒廿二年立碑。
15
圖15,看明堂,案不起,朝山亦不專,故知此墳亦非滕代遠的發墳。
16
圖16,看衛星圖,滕代遠的曾祖父是葬在紅圈處,是砂腳。而再往內倒是有一主角,即藍圈處,當地人傳這一帶有個烏龜地,實地看此處最象。
17
圖17,藍圈是側結,以白虎砂為案。
18
圖18,于藍圈*星頂看父母星,如飛鵝屋翅出脈。
19
圖19,于藍圈*星頂看明堂,兩重案砂環抱,外明堂群嶺疊擁。不過*后剛好做了一座高壓鐵塔,地已廢了。
找了兩個地方,都沒看到滕代遠的發墳,有點失望,聽說他祖上在近代已經三次遷居,高祖以上的墳,又葬在另一個地方,就無從可考了。
掃一掃手機訪問
